3.我能夠解釋多重耐藥菌的概念(如MRSA、VRE、CRE等)。
4.我能夠解釋正常菌群、定植與感染之間的區(qū)別。
5.收集感染相關信息時,我會參考有明確指南或來源的可靠文獻。
6.查閱感染相關文獻時,我會參考過去5年內的最新出版。
9.實施感染控制措施時,我會應用感染相關的理論或證據。
10.我了解科室常用抗生素的抗菌譜,并能合理使用。
11.我能與其他醫(yī)護人員就感染控制相關事宜自由溝通。
12.評估感染癥狀時,我也會考慮非典型感染征象(如蛋白尿、老年患者的意識模糊)。
13.我會詳細、準確地記錄患者的感染風險、癥狀、報告內容、采取的措施及任何變化。
15.我能夠根據檢測結果或理論依據,為抗生素使用的重新評估提供意見。
16.我對感染的新癥狀或感染狀況的變化較為敏感,能夠及時察覺。
18.我將手衛(wèi)生視為常規(guī)且自然的做法。
19.我會在適當的時間使用正確的技術進行手衛(wèi)生操作
20.進行注射給藥時,我會遵循感染控制指南,在給藥前對注射部位進行消毒。
22.若發(fā)現污染區(qū)域,我不會置之不理,會盡快清除污染。
23.為患者提供感染相關教育時,我會考慮患者的年齡、教育水平和具體情況(例如:選擇適當的術語,提供視頻和文檔等教育材料,進行詳細解釋等)。
24.我能夠引導患者遵守感染控制預防措施(例如:個人衛(wèi)生、術后咳嗽禮儀、手衛(wèi)生、遵守隔離指南等)。
25.我理解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的心理狀態(tài),并幫助他們做出合理決策(例如:抗生素的使用、配合進入隔離室等)。
26.當患者發(fā)生感染時,我會基于證據向其解釋疾病信息、治療流程和注意事項。
27.當收到他人對我感染控制相關行為的合理批評時,我會努力改進自身行為。
28.即使在感染控制困難的情況下,我也努力遵守指南。
29.我可以向環(huán)境管理負責人(如清潔人員)要求開展感染控制所需的必要工作。
30.我努力改進自己在感染控制相關知識、技能和實踐方面的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。
32.處理醫(yī)療廢物時,我會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和/或使用工具(例如:不用腳按壓廢物,處理銳器廢物時使用鑷子等)。
33.護理患者時,我會根據預期的暴露類型和感染傳播途徑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。